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四)——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

  • 发布时间:2019-04-01
  • |
  • 作者:
  • |
  • 阅读次数:90

推荐背景:
       清明节,在每年公历的4月4日或5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的传统节日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从远古走来。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传统节日习俗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憧憬。让我们共同守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节日更加深入人心!
内容摘要:
       《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本书是《流光溢彩的中华民俗文化》系列丛书之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每一个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和独特情趣。
       《节日礼仪》:本书分为中国传统节日的礼仪、重大节日的礼仪、及附录世界主要国际日等几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春节的礼仪;元宵节的礼仪;清明节的礼仪;端午节的礼仪;七夕节的礼仪等。
       《我们的节日》:“我们的节日”是一档中央电视台在春节期间播出的热点栏目,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录,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现。本书记录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少数民族的主要节庆的来历,承载的民族记忆和文化内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