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二

  • 发布时间:2019-03-18
  • |
  • 作者:
  • |
  • 阅读次数:48

推荐理由: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内容摘要:
      《中华传统礼仪概要》本书包括中华礼仪之邦的形成、特色、学理、经典,冠、婚、丧、祭之礼的仪式及其人文内涵,当今社会的人际交往(如会客、宴饮、尊师、敬老、书信等)中如何体现中华礼仪特色等内容。
      《礼记》是古代学者在研习、传授《仪礼》的过程中所撰写的解释经文、发挥义理以及作补充说明的若干文章的汇编,其中最有名的即是被列入“十三经”的西汉小戴《礼记》,本书即是对它的注评。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仪礼》共十七篇,在唐朝以前被尊为“礼经”,内容涉及士冠、士昏、士相见、乡饮酒、乡射、燕礼、聘礼、觐礼、丧礼等,是中国最早最全面的关于政治社会生活礼仪的典籍,涉及上古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研究先秦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的基础核心经典。自汉代以来,对《仪礼》进行注疏研究者层出不穷,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次我们将其纳入“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出版,邀请当代礼学名家清华大学彭林教授对全文进行现代注解与白话翻译,并在每篇之前加了“题解”介绍该篇主要内容,有助于广大读者读懂和理解这部传统礼学名典,领会其思想与文化内涵。
      《<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本书是以近代社会学的眼光,对《仪礼》与《礼记》这两部传统儒家经典中有关社会学内容与价值的探讨,涉及物质生活、饮食起居、礼仪规章、宗教信仰与祭祀、丧葬仪节、法律伦理、哲学思想、家庭婚姻及生育等诸多方面,作者以社会学的理论构架,对之加以分类评述,取舍精当……